分類
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

如何培養小朋友的閱讀習慣?

2 月 2023

資料來源:家庭發展基金總幹事羅乃萱

 

閱讀習慣最好從小培養,應該是每所學校和每位老師都要鼓勵學生閱讀。我覺得要「書」在起跑線,是一本書的「書」,就會讓孩子贏在終點。嬰兒時期已經可以培養了,有很多不同種類的書,布偶書、軟綿綿的書或沒有字只有圖畫的書也可以,很多觸感的也可以,讓他試試揭書和看書。

 

另外,有很多父母疑惑看書是否要認字。書中自有黃金屋,是一個很美麗的世界。首先,你知道最重要的是甚麼嗎?就是要拿起書本,而且父母要喜歡看書。你不喜歡看書卻整天跟孩子說:「你看吧」他怎麼會看呢?他怎會看到爸爸媽媽閱讀的側影呢?我經常說你可以拿起書本,然後很驚訝地說:「你來看看這本書,很可愛啊!這隻小鳥多可愛!」從而吸引小朋友去看。

而說故事是否要從頭說到尾?這又不一定的,可能你看到這裡有一幅圖畫。那你可以問:「你猜她進去廚房做甚麼呢?」他未能了解故事的時候,你可以令他代入、讓他猜,還有其他的玩法。你不要小看小朋友,他們的觀察力和心思細密度,通常都是遠超家長所想像的。

 

家長也可以教他數東西,例如指出時鐘問他是甚麼時間。我經常覺得閱讀不是一板一眼,我們要他對書本的圖畫充滿興趣,要他識字、背字和寫字,便是第二個層次。

 

其實也可以在一些書本當中的故事,或人物角色設定融入一些他將來可能會面對的挑戰或新環境也好,讓他能夠在書本上體驗。當K2或K3的小朋友,他們的詞彙量多了,甚至他們能夠坐着聽你說故事。但是有很多父母覺得自己說得不生動,但是不要緊的,因為你是他的爸爸媽媽,你就是他最好的說故事者。

說故事不一定要讀的,口語化一點,讓他覺得配合他的場景。如果全家大部分人都是說廣東話的話,你想要故事深入他的腦海,當然是用他最熟悉的語言。我覺得最重要的東西就是貼近他的生活、貼近他的語言和貼近他的興趣。最重要的是爸爸媽媽自己也要先看書,這樣可以給小朋友一個很好的感染力。

Parents Daily 為全港父母提供關於親子育兒、升學的豐富短片和內容,專輯內容包括「有星有Say」、「校長有話兒」等節目。我們以輕鬆活潑的方式為父母們提供培養孩子的資訊,更會邀請幼小校長、名人、資深教育工作者等分享教學、親子心得和實戰經驗,讓父母可以在這裡得到實用資訊之餘,更可認識更多互相分享、互相扶持的同行者。

如何讓孩子學習自理?

2 月 2023

資料來源:家庭發展基金總幹事羅乃萱

 

大家可能都發現,在現時的社會上一代的小朋友都長大成人了,他們已踏進社會工作,但好像很多事情都有爸爸媽媽,參與在當中。這令我追溯自己的小時候,會否一路走來媽媽照顧我們的角色都是呵護備至?每樣事情都照顧得頭頭是道,讓小朋友只需要專注讀書和學業就可以?

 

其實這對小朋友的成長絕對不是一個健康的現象,但是我也明白媽媽覺得小朋友甚麼都不用管,媽媽甚麼都幫你處理好,為他移除任何的逆境、困難,建立保護區,叫他只專注好好讀書。但是好好讀書不等於懂得好好做人,兩樣事情都要平衡的。

 

懂得做人可能他們會覺得很深奧,如果收窄範圍來說,也就是自理能力。家長要懂得放手,讓孩子學習自理,就是他自己懂得做的事情,都盡量讓他自己做。譬如他自己懂得整理書包,怎樣放東西進去。當然你要先教他,再讓他整理。

 

這種自理能力也是一種生存技能,由最初的綁鞋帶和整理書包,到長大一點整理自己的書架和書桌,後來申請入大學,全部都是一些很基本的生存技能。以整理書包為例,甚麼叫整理書包呢?第一他要懂得寫手冊。他最初寫得不齊全,可以問同學,媽媽可以主動一點,找不同家長聊天,大家對照一下手冊。

第二,檢查他有否近視,因為很多小孩抄得不齊全是因為眼睛有問題。第三,除了手冊寫得齊全之外,就是對照著時間表怎樣去整理。在前一天媽媽可以自己示範一下,媽媽可以整理一次。第二天就叫他:「你把常識書找出來。」慢慢地他懂得整理,媽媽可以讚揚他,甚至有些父母很喜歡用那些獎勵表格,你今天有整理書包給一個印章,讓他有一些成就感,當他懂得整理書包,他就懂得把東西分類。

 

很多時候可能爸爸媽媽無論是生活忙碌,抑或自己工作壓力大,或者心情未必時刻都保持愉悅「唉別弄了,我幫你做算了。」偶一為之也是沒有辦法,我們都會失手,都會累的。但是如果真是代他做功課會有一個危機,因為這是不誠實,又沒有讓他學習到,因為學習一定要經過錯誤才會記得。但是我記得有一次有位媽媽跟我說,她的女兒要寫字歪歪斜斜的,於是媽媽不停擦走,擦得整張紙爛掉。

我說:「教小一孩子你可以用一些創意的方法,我喜歡跟她說每個字都有自己的家,它的家就是在方格裡面,那些字喜歡回到家裡,你就幫它安穩地放在家。」家長要有耐性,慢慢地等他進步。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既定的成長步伐,希望父母能尊重他們的成長節奏,尊重他們的步伐。其實他們一邊學習,我們也在一邊學習,那就大家一起可以進步。

Parents Daily 為全港父母提供關於親子育兒、升學的豐富短片和內容,專輯內容包括「有星有Say」、「校長有話兒」等節目。我們以輕鬆活潑的方式為父母們提供培養孩子的資訊,更會邀請幼小校長、名人、資深教育工作者等分享教學、親子心得和實戰經驗,讓父母可以在這裡得到實用資訊之餘,更可認識更多互相分享、互相扶持的同行者。

分類
家長園地

準備小朋友升小,家長可做甚麼?

2 月 2023

資料來源:心啟晴心理學家李偉堂博士

 

到下學期,K3小朋友要開始準備上小學,除了認識新的學校、預備文具和學習穿校服等,還有甚麼家長可以協助他們順利過渡,做好升小銜接?很多時候小朋友遇到很多未知的事物便會感到焦慮,應對小朋友的焦慮情況,最好事先做好預備工作。

 

甚麼是做準備?在上學前打開時間表,提醒小朋友:「你看上完這兩節課後便會有小息,然後上完這兩節課後又會有小息」,他們在心裡便會知道大約甚麼時候有小休,然後到午膳時間,再上課一會便放學了。

在老師方面,他們不知道誰是老師,我們便可以說:「這位老師應該是男老師,這位是女老師。」這樣就是事前的預備,讓小朋友對未發生的事情知道更多

更好地做準備。尤其很多小學都會舉辦迎新活動,家長千萬不要因為忙碌,覺得九月開學時才回校,現在不用參與。能參與的便參與,這樣其實是幫助小朋友認識多點,面對未知的事物也能有充分的預備。

 

有了剛才那些充足的預備,還有甚麼細微的事情是我們需要留意的呢?我們說小朋友升上小一會焦慮,是對未發生的事情,沒有任何準備,然後會感到擔心。當他們能夠掌握每一節課整體需要做甚麼事情,焦慮的感覺便會減少很多。

 

有些則不是父母可以掌握的範圍之内,就是他的同學們。小朋友會面對一些情況,例如旁邊的同學很多小動作,會走到小朋友的位置拿他的東西來看。這些對小朋友來說是不順利的時間,但這些是沒法預防,所以要培養一下他們。尤其他們剛踏進小一,在放學後多點和他們聊天,問他有沒有遇到不順利的事情,讓小朋友可以說出來抒發一下。他們便會發現即使有些擔心,放學後可以和爸媽說,爸媽也會安慰他,他們的不安感也會再減少一點。然後到了第二天,那些不高興的事情已經放下了,他們便會重新再來開心上學。

每位爸媽也想在小朋友放學回來時,問他們多點東西,知道多點上學的畫面。家長應該學習多些問問題的技巧,讓小朋友如何可以說多點内容,畫面更完整。其實有些小朋友比較外向點,多說話的,對父母來說當然會容易明白點;有些小朋友則比較内斂,内斂的小朋友有很大的特徵,就是他的内心還未能夠掌握情況,所以不知道該怎麼表達。

 

面對内向的小朋友時,可以簡單一點,就是畫一張海報,上面有很多不同的情緒圖案,然後問他今天經歷了甚麼心情。他們看到圖案便會想,可能有時候會指著生氣、有時候會指著傷心、有時候又會指著開心,這樣就可以問他發生甚麼事感到高興、生氣或傷心?他們就有空間表達有這些情緒的事情。

Parents Daily 為全港父母提供關於親子育兒、升學的豐富短片和內容,專輯內容包括「有星有Say」、「校長有話兒」等節目。我們以輕鬆活潑的方式為父母們提供培養孩子的資訊,更會邀請幼小校長、名人、資深教育工作者等分享教學、親子心得和實戰經驗,讓父母可以在這裡得到實用資訊之餘,更可認識更多互相分享、互相扶持的同行者。

為甚麼小朋友不願意做功課?

2 月 2023

資料來源:資深親職教育專家Bally

 

每天放學後,叫小朋友坐定定做功課,就如打仗一樣。通常小朋友不喜歡或不願意做功課,都有數個原因,家長可以如何協助小朋友呢?

 

第一,他真的不懂得怎樣做。如何才算是真的不懂得做?我發現有不少小朋友回到家後,原來有八成的功課要家長從旁指導,那麼小朋友自己一個處理不了,他就當然等待父母回家。在父母角度中,他們就會覺得小朋友不願意做功課了。

 

第二,小朋友其實有八成是懂得做的,但他其實很想父母陪伴自己,所以他會爭取和父母一起的時間,等到父母一起,就裝作不懂得 。其實他們不是想不懂的,而是潛意識地希望父母陪伴自己,想和父母一起做功課。

 

第三,可能是他們太累了。原來是父母在安排方面,沒有給小朋友一個恰當的時間表,令他們在一個不佳的狀態中做功課,所以小朋友就不願意做了。

如果小朋友原本是不懂得做,家長應和學校好好溝通。如果學校願意將功課的程度調彽,適合小朋友做,這樣家長就不需要擔心程度的差異。如果小朋友不喜歡做功課,久而久之就會變得討厭上學,繼而失去學習的動力。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學校溝通,是否可以給他一些較淺的功課,令小朋友在做功課的過程中是享受的。

 

如果學校是不能夠配合,那麼家長要想想自己如何從旁指導,令小朋友或在假日慢慢讓他上一些由淺入深的課程,或給一些字讓小朋友認得,或透過一些遊戲剪接,令小朋友明白讓他慢慢享受做功課。

 

其實在教育界最擔心的就是他們已經抗拒學習,抗拒上學和抗拒做功課,所以我們要真真正正地正視小朋友不願意做功課的原因。有些小朋友很喜歡和爸爸媽媽黏在一起,但在現時的社會大部分父母回到家後會和小朋友做甚麼?就是做功課,這是他們唯一的親子時間。如果唯一的親子時間,大家也關係不好或不高興,就會製造很多家庭或婚姻的問題。

 

 

如果小朋友不願意做功課,只是為了等待父母。家長可在小朋友身邊半玩耍,半陪伴,用半親子的方法和他一起做。你可以在旁邊看書或做一些類似功課的東西,例如工作上有些東西要帶回家處理的,讓小朋友覺得你在他身邊陪伴,你在做事他也在做事。

有一個令人感擔心的情況,便是很多家長會說:「行了,你做吧,我就在旁邊」,但其實家長在看電視、看手機或玩遊戲機。這樣的話小朋友就會覺得其實你不是在陪伴他,大家都不是在做同一樣事情。當然就算小朋友大部分都懂得怎樣做,家長不用爭取時間做其他事,最好真正地看著他做。在旁邊不停稱讚他:「不錯喔,原來真的會做喔!」給他多一點稱讚,那麼這個就是最好的方法了。

 

如果小朋友到了K3下學期左右,其實他們都已經成大了,挺有獨立能力的。家長或許會想「這麼大了,不應該再陪他做功課了」,其實家長從小到大已經開始要有時間表的鋪排,讓小朋友跟隨。譬如小朋友放學回家,他們要休息一會或吃一點東西和玩一會遊戲,可能半小時或者45分鐘後就開始要做功課了。

 

在K1、K2的時候,家長可以在旁陪著他,但到了K3家長就可以用獎賞的方法,「如果今天我下班回來後,我看到你完成功課,就給你一個剔號。如果做完功課後,你很乖地去洗澡,接著我會再給你一個剔。」給小朋友一個時間表讓他自己看,他每剔完之後家長便給他星星或心心。在他的時間表,每一星期的時間表儲了足夠的星星,媽媽就要有些承諾,例如去公園玩等。那些獎勵最好都是親子活動,不是買玩具、禮物或糖果。

Parents Daily 為全港父母提供關於親子育兒、升學的豐富短片和內容,專輯內容包括「有星有Say」、「校長有話兒」等節目。我們以輕鬆活潑的方式為父母們提供培養孩子的資訊,更會邀請幼小校長、名人、資深教育工作者等分享教學、親子心得和實戰經驗,讓父母可以在這裡得到實用資訊之餘,更可認識更多互相分享、互相扶持的同行者。

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.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