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面對壓力表現各不同 家長信任最重要

近日學生輕生新聞不斷,情況令人擔憂。作為父母,我們總會覺得大人要面對工作、家庭和生活開支,壓力比孩子大得多。但精神科專科黃宗顯醫生提醒:「臨床上可見,因壓力導致情緒困擾的個案有小學、中學及大學學生,家長應細心留意孩子的行為表現有否不同,耐心聆聽孩子的想法,不要太快作出批判。最重要相信孩子,讓孩子敢於表達自己。」

 

孩子面對壓力導致情緒出現問題的原因除了學習成績,更包括家人期望、朋輩相處、校園欺凌、家庭問題及家族史等。黃醫生憶述:「當面對親人離世,家人總會忙著處理身後事或各種儀式,忘了要照顧孩子的情緒。另外,亦有些孩子面對父母離異,或甚遭受虐待等,都會影響情緒。」

 

情緒變化各異 家長要留意

 

黃醫生續指:「部分孩子較懂得表達自己感受,但不少孩子都不會表達情緒,而隨著孩子年齡漸長,有些也不太願意與家人分享感受。所以家長及老師應要多加留意孩子的情緒、行為及表現有沒有變化。」

 

家長可留意以下表現:

  1. 情緒流露在表情上,例如表現悶悶不樂、緊張、哭泣及難過等
  2. 生活習慣變化,例如作息時間(失眠或睡不停)、胃口變化或經常困在房間等
  3. 不願上學
  4. 身體上的變化,例如肚瀉、肚痛,家長很容易會以為是健康出現問題,經深入了解後才知悉與情緒壓力有關
  5. 出現自傷行為,包括打自己、𠝹手,或甚曾提及「唔想做人」等想法

每個孩子表達情緒的方法都不同,如果孩子出現上述情況只是短暫,壓力過去後便回復正常,這稱為「適應障礙症(Adjustment Disorder)」。但當情況持續,即使壓力過去後仍然出現,便應尋求專業人士協助。

 

孩子表達情緒問題 家長要先信任 勿輕易作批判

 

黃醫生表示這些情緒問題情況很多時會難以發現:「部分患者如上面所指,他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情況。但亦有部分是表達了,惟其家長或老師不認為有問題,不相信他,反而認為他不願上學是懶惰的表現。家長或照顧者聆聽孩子的問題後,要相信孩子,更不應輕易作批判。因為這亦關乎對情緒問題的意識,他們可能對情緒問題認知不足,不知道要如何處理。又或他們會擔心求助後,會遭受旁人負面標籤,而不敢求醫。」

黃醫生提醒:「延遲治療可能會令病情更嚴重,甚至出現無法挽回的情況。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去看醫生便要吃藥,又擔心藥物副作用等。但事實上藥物治療並非唯一的治療,需要先作評估,並可配合心理治療。另有不少個案會認為自己沒有事,又或過一段時間會自己痊癒,導致病情出現拖延。」

 

一旦孩子的情緒變化已持續發生一段時間、已影響日常生活,甚至出現傷害自己或萌生輕生念頭時,必須盡快求助。黃醫生最後亦提醒家長,若孩子閱讀近日有關輕生的新聞時,家長應陪伴在側,向他解釋這不是一個解決情緒問題的方法,以免孩子被新聞牽動情緒。

Parents Daily 為全港父母提供關於親子育兒、升學的豐富短片和內容,專輯內容包括「有星有Say」、「校長有話兒」等節目。我們以輕鬆活潑的方式為父母們提供培養孩子的資訊,更會邀請幼小校長、名人、資深教育工作者等分享教學、親子心得和實戰經驗,讓父母可以在這裡得到實用資訊之餘,更可認識更多互相分享、互相扶持的同行者。

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.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.